位置:首页 > 饲料原料 棉粕 >
棉粕在鸡饲料中起的作用 豆粕,菜粕,棉粕,ddgs在饲料中如何添加

作者:养殖良策 时间:2024-12-16 阅读:101

今天给各位分享棉粕在鸡饲料中起的作用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棉粕和棉籽粕的区别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豆粕,菜粕,棉粕,ddgs在饲料中如何添加

我国农业结构的现状本来就存在很大差异:动物的饲养量较大,蛋白饲料却极为紧缺,豆饼粕资源不足;而近两年又面临了新的问题:大宗饲料原料和部分饲料添加剂价格飞涨,再加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逐步改善,对畜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并且对畜产品的食用也日趋高要求、高标准化,这些问题都让饲料企业更感受到了寻找新的替代原料和提高现有饲料资源利用效率的必要性。的确,我国还有大量非常规饲料资源尚未得到合理开发利用,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还污染了自然环境。

我国饲料安全已与动物生产、环境污染和人类健康密切相关。 合理开发和利用非常规饲料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下面就根据几种重要的非常规饲料原料的营养成分及其影响因素来分析其在饲料安全生产中的应用。

玉米DDGS具有高蛋白、高有效磷和高维生素含量等特点,含氨基酸的种类比玉米更齐全,各种必需氨基酸的绝对含量高于玉米中相应的氨基酸含量,特别是赖氨酸的含量比玉米高2倍,故可提供赖氨酸;DDGS含有大量糖化酶、酵母菌体,B族维生素,且含发酵中生成的未知促生长因子,能增强胃肠良性微生物功能,提高畜禽免疫功能,对动物生长十分有利;DDGS中亚油酸含量较高,可达2.3%,是必需肪脂肪酸亚油酸的良好来源。

DDGS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与断奶日龄及断奶仔猪重有关,但是在实际生产中有可能由于适口性的原因对采食量产生负面影响而引起初始生长性能不佳,因此建议一般不添加于仔猪料中。

棉粕在鸡饲料中起的作用 豆粕,菜粕,棉粕,ddgs在饲料中如何添加
(来源网络,侵删)

在生长肥育猪料中虽然可通过添加赖氨酸来改善饲养效果,但由于DDGS中的脂肪含量较高,容易形成软脂肉,故一般不大量添加,综合其它各指标考虑一般建议适宜添加为7-8%。

在日粮赖氨酸一致的基础上,DDGS可部分替代妊娠母猪日粮中的豆粕和玉米,不影响窝产仔数、仔猪初生重,各处理间断奶窝仔数、仔猪断奶重和母猪体重变化,但由于不同生产工艺的影响,尤其国内生产的DDGS的不稳定性,建议饲喂含15%左右DDGS的日粮即可。

DDGS与玉米一样,其氨基酸不平衡,且利用率略低于玉米。由于DDGS是一种副产品,它的养分含量受玉米本身的品质和加工工艺的影响而变异很大,DDGS的颜色变化从暗褐色到金黄色气味则从糊焦味或者烟熏味到甜香味。DDGS的颜色和气味与其营养成分密切相关,深颜色的DDGS营养价值要低于浅颜色的DDGS,并且发现深颜色的DDGS通常伴有糊焦味或者烟熏味,会影响饲料的适口性,这可能是由于在干燥过程中过度加热引起的。另外,DDGS颜色越浅,赖氨酸含量越高,ADF和ADIN浓度越低,其营养价值越大。DDGS对猪造成危害的主要是霉菌毒素中的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日粮中两种霉菌毒素的最大允许量不超过1mg/kg,过多摄入大量霉菌毒素可引起中毒等现象,特别是对于母猪。发酵过程并不能对霉菌毒素产生破坏作用,反而使其和赖氨酸等养分一样,浓度提高2倍。所以,原料玉米中霉菌毒素的含量,直接影响DDGS饲喂动物的生产效果。

菜粕中含有丰富的赖氨酸,常量和微量元素,其中钙、硒、铁、镁、锰、锌的含量比豆粕高,磷含量是豆粕的2倍,同时它还含有丰富的含硫氨基酸,这正是豆粕所缺少的,所以它和豆粕合用时可以起平衡和互补作用。

对于断奶仔猪,必须限制饲料中菜粕的用量,随着饲料中菜粕用量的增加仔猪的增重有下降的趋势,这主要是饲料中纤维水平的增高和菜粕中含有单宁、芥子碱和硫葡萄糖苷,以及它对饲料适口性的负面影响,添加香味剂后,仔猪采食量有所增加,同时生产性能也有所改善。

在生长育肥阶段,菜粕的用量可以适当提高,但是必须以可消化氨基酸为基础来配制日粮,这是因为菜粕中必须氨基酸的可消化性比豆粕差,如果以可消化氨基酸为基础来配制日粮,在饲料中添加10%~15%的菜粕不影响动物的生长性能,同时采食量也没有减少,饲料转化率,酮体品质都没有明显的差异。

在种猪日粮中可以适当添加部分菜粕。一般情况下在母猪日粮中不添加菜粕和添加8%以下的菜粕在繁殖性能方面没有不同,对窝产仔数也没有影响,即可以在母猪和青年母猪繁殖期的任何阶段添加菜粕作为蛋白饲料,但是因为适口性的问题建议不要添加比例过大。

菜粕的品质也受到加工过程的影响,过热处理时氨基酸特别是赖氨酸的含量和有效性受到严重的损害,而加热不足时则可能含有硫代葡萄糖甙、丹宁、植酸、芥子碱等抗营养因子,使其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受到限制。

赖氨酸是棉粕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含量不足,但它是色氨酸和蛋氨酸的优良来源。

在鸡饲料中,棉粕可代替豆粕使用,用量多少取决于棉酚含量,并补充赖氨酸的不足。一般使用5%以下为宜,含壳较高的棉粕因能值不高,肉鸡避免使用。容易引起蛋黄脱色而致蛋白颜色变深和出现斑点。

猪对游离棉酚的耐受量为100ppm,超量抑制生长,是猪良好的色氨酸来源,但赖氨酸含量太差,一般推荐乳、仔猪饲料中不要添加。

棉粕是反刍动物良好的蛋白质原料。用量超过精料的50%会引起适口性的问题。属于便秘性原料,犊牛精料用量可达20%,3~4月龄可达40%,种公牛的用量应在33%以下。在日粮中比例为15%~20%。

3、棉粕添加在饲料生产中的负面影响

毒性因子:棉酚是棉籽的成色成分,游离棉酚毒性大而结合棉酚毒性低.棉粕的制造方法影响棉酚含量.预压萃取法残油量和游离棉酚含量均低,蛋白质品质为中等.是最理想的制造方法.溶剂提取和螺旋压榨都是不太理想的工艺.此产品品质变化很大.过热破坏尤其严重.并容易感染黄曲霉毒素.

另外,影响日粮中棉粕或菜粕的添加量的还有一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其含有的抗营养因子:木聚糖、果胶、甘露聚糖、纤维素、植酸等,尽管通过添加相应酶制剂有提高饲料利用率的趋势,但经长期试验发现,其在饼粕类饲料中的应用效果不及麦类饲粮中的效果显著。

血浆蛋白粉蛋白含量丰富,且蛋白中的免疫球蛋白的含量较高,它在提高断奶仔猪的生产性能方面有着独特的潜能。

血浆蛋白粉中的蛋白质和各种必需氨基酸的含量较高,其中蛋白和赖氨酸含量高达78%和6.84%,各种氨基酸的消化利用率也较高;适口性高于其它蛋白质饲料或因其含有一种促进采食的未知因子,因此可以提高仔猪采食量;还可以降低仔猪断奶后的腹泻率,提高仔猪健康状况。断奶仔猪采食6%干燥血浆蛋白粉的日粮可以获得最大的日增重,当日粮中血浆蛋白粉的含量超过6%时,蛋氨酸不足成为限制其生长的因素,综合各项指标及经济效益,一般在仔猪断奶后1~2周添加5%~6%,在断奶后3~4周添加2%~3%可保持较好的作用效果。

干燥血浆蛋白粉是不同动物的血浆经不同的加工工艺制成,因此不同血浆蛋白粉产品之间的质量亦有所差异。另外,血浆蛋白粉是高蛋白原料,对饲料加工中的热较敏感,饲料加工过程中应注意低温,以保证血浆蛋白粉的质量。

经化学试验及长期的饲养试验表明,血浆蛋白粉一般不含生长毒素、肌胃糜烂素等有害物质,不易感染沙门氏菌等致病细菌,也不存在有害物质残留和污染环境等副作用,因此血浆蛋白粉在使用上较安全和可靠。 在贮存和运输过程中必须按照相应的国家标准实施,以确保血浆蛋白粉的生物安全性。

棉粕和棉籽粕的区别

1、菜粕是以油菜籽为原料,经过提油后的产物。压榨取油后得到菜子饼,浸提或预榨浸提后得到菜粕。

2、棉粕是棉籽经过压榨取油后得到棉饼,在经过浸提工艺将里面的残油分离出来后得到的一种微红或黄色的颗粒状物品。

1、菜粕的粗蛋白含量在34%-38%之间,特点是蛋氨酸含量高(仅次于芝麻饼、粕),赖氨酸含量亦高。而精氨酸含量低,是饼、粕饲料中含量最低的。菜籽粕的有效能值偏低(淀粉含量低、菜籽壳难以消化利用)。矿物质中,钙和磷的含量均高,硒和锰的含量亦高。特别是硒的含量是常用植物饲料中最高的。

2、棉粕蛋白质含量一般为44.32%,仅次于豆粕的蛋白质含量48%,而高于菜籽粕的蛋白质含量36.04%。精氨酸含量高达3.6%-3.8%,而赖氨酸含量仅有1.3%-l.5%,只有豆粕的一半。

1、国内油菜籽压榨菜油和菜粕,压榨率大约为的60%菜粕和35%的菜油。

2、目前国内棉籽压榨棉籽油和棉粕,压榨率大约为39%-42%的棉粕和12%左右的棉籽油。

1、菜粕菜籽中含有硫葡萄糖苷、芥酸、单宁、皂角苷等不良成分,其中主要是硫葡萄糖苷。硫葡萄糖苷本身无毒,但在一定温度和水分条件下,经过菜籽本身含有的芥子酶的酶解作用而产生异硫氰酸酯、唑烷硫酮和腈类等有害物质。这些物质可引起甲状腺肿大,从而造成动物生长速度下降,繁殖力减退。单宁则妨碍蛋白质的消化,降低适口性。而芥酸阻挠脂肪代谢,造成心脏脂肪蓄积及生长受到抑制。欢迎关注:高效养牛,公众号。使用前需进行一定的脱毒处理,并且使用时要加以限制,具体喂量应根据菜粕中有害成分含量而定。经过脱毒处理的菜籽粕喂量可以加大,而“双低”油菜籽生产的菜粕喂量要受限制。同时,应结合菜粕的氨基酸组成特点,适当搭配其它饼粕。

2、棉籽中含有对动物有害的棉酚及环丙烯脂肪酸,尤其是棉酚的危害很大。在制油过程中,由于蒸炒,压榨等热作用,大部分棉酚与蛋白质、氨基酸结合而变成结合棉酚,结合棉酚在动物消化道内不被动物吸收,故毒性很小。另一部分棉酚则以游离形式存在于饼、粕及油品中,这部分游离棉酚对动物毒性较大,尤其单胃动物过量摄取或摄取时间较长,可导致生长迟缓、繁殖性能及生产性能下降,甚至导致死亡。幼小动物对棉酚的耐受能力更低。由于棉籽饼、粕中游离棉酚对动物有害, 在使用棉饼、粕时,要根据饲喂对象及饼粕中游离棉酚的含量加以限量。反刍家畜在有优质粗料及多汁青料的情况下,棉籽饼、粕的用量不受限制,不会造成中毒。对单胃动物要限制喂量,最好使用经过脱毒处理的棉籽饼粕。同时,使用棉籽饼、粕配制饲粮要注意氨基酸平衡,尤其是棉籽饼、粕的赖氨酸含量低,且利用率差,应注意添加赖氨酸。

1、菜粕主要用于禽畜饲料的添加成分。主要用于肉牛、奶牛、生猪、鸡以及鱼等的饲料中。由于菜粕中存在抗营养物质,影响动物对蛋白质的吸收,因此菜粕要用作饲料前必须进行脱毒处理。在实际应用中主要用于禽畜饲料的添加成分。牛对无毒菜粕的适应性比猪和家禽更强一些。常规油菜粕也可用作饲料,但用量不宜过多。另外菜粕还可用于制作肥料和酱油。

2、目前棉粕的用途主要是用来配制饲料用于禽畜饲料的添加成分,其他的用途几乎没有。与豆粕相比,棉粕的特征主要表现三个方面:一是蛋白含量低,二是价格低,三是具有一定毒性和高热量。由于毒性这一局限性的存在,所以其在饲料的配比的量上就有了上限。

近年来菜粕年产量将近1000万吨,消费量在830多万吨。棉粕年产量比较少,年均在500万吨左右。

棉粕在蛋种鸡饲料中添加多少合适

1、由于受棉粕中棉酚和适口性的影响,棉粕在猪鸡饲料中的添加量都要受到一定的限制。对于蛋种鸡来说,棉粕的传统添加量一般都不超过4%,但近年来有关资料相继报道棉粕添加量可以不超过10%,究竟这么大的添加量会不会给蛋种鸡的生产性能带来不利影响?对此,我们专门作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实际生产中蛋种鸡后期的配合饲料中棉粕的最大添加量不超过8%是可行的,其生产性能受影响不大,综合经济效益也是可观的。

2、我们通过在蛋种鸡后期(400日龄~440日龄)分别添加5%(对照组)和8%(实验组)的棉粕,在相同的环境下,根据实验数据对比,分析对生产性能的影响。通过实验数据对比得出结果:死淘率实验组比对照组低0.5%。种蛋合格率实验组比对照组低2.1%、而产蛋率基本不受影响,实验组比对照组高0.1%。受精率实验组比对照组高0.79%,死胚率实验组比对照组高0.04%,孵化率实验组比对照组高0.03%。经济效益比较:每只健母雏的种蛋成本:实验组比对照组低0.03元,即饲料中添加8%棉粕比5%棉粕每只健母雏的种蛋成本少0.03元。

棉粕在鸡饲料中起的作用和棉粕和棉籽粕的区别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haosiliao.com/mianpo/9970.html

标签: 豆粕,饲料
Copyright ©2019-2024 好饲料网https://www.haosiliao.com/ 网站地图 豫ICP备20240871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