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如果您还对肉仔鸡饲料成分营养标准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肉仔鸡饲料成分营养标准的知识,包括肉用仔鸡常用饲料的营养价值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你是想要哪个阶段的鸡饲料配方,华饲特美给您搜索了一些如下:
我国肉仔鸡的饲养标准采用了两阶段饲养制,即0~4周龄为前期,5~8周龄为后期。美国(NRC)标准采用了0~3、4~6、7~8周龄三阶段饲养制。目前趋向于0~2、2~4、5~6周龄三阶段。肉仔鸡具有生长速度快、饲料效率高、生产潜力大等特点。充分发挥这些特点的前提条件是满足其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即各种营养成分齐全、充足且比例平衡适当。 在设计饲料配方时,要尽量选择高能、高蛋白的优质饲料,以充分满足肉仔鸡的养分需求。肉仔鸡出壳后的1 W,相对生长速度高于其他动物,其对前期料的要求是高能量、高蛋白,且易消化。鉴于肉仔鸡前期生长速度对粗蛋白质水平的敏感性,倘若在1~2周龄时日粮蛋白质水平达到23%,则会得到很好的增重效果。氨基酸的平衡对肉仔鸡生长起着重要作用,所谓平衡,是指日粮中各种必需氨基酸在数量上和比例上同肉仔鸡特定的需要量(饲养标准中的规定值)相符合。只有氨基酸平衡的日粮才能保证饲料蛋白质的有效利用。动、植物性饲料脂肪的代谢能大约为等量玉米的2.5倍,日粮内添加油脂可以有效地提高饲料的能量浓度。并随之带来较高的增重和较好的饲料报酬。肉仔鸡的整个生命周期都处于生长强度最高状态,全价营养的日粮对于肉仔鸡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钙、磷属于结构物质,必须以利于吸收的化合物形式充足供给。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属于调节性物质,饲养标准中列出的数字均属最低需要量,可以把饲料内的含量作为安全阈量,标准中的规定量作为添加量。对于微量元素不可无根据地任意加大规定量,以免引起中毒。对于维生素,鉴于其活性不稳定,易损失,实际应用时,可高于标准,特别是v。一般情况下,颗粒状饲料比粉状饲料更具有优势。肉仔鸡的生理特性决定了鸡对饲料形状的选择与利用情况。通常认为,颗粒状饲料有利于鸡对饲料的采食,增加了饲料的采食量(10%一15%),增加了肉仔鸡的养分供应总量,势必促使体质量增加,综合起来看,也就是降低了单位增重的耗料量(5%左右)。制定肉仔鸡后期饲料配方时,对能量和蛋白质的水平选择范围比较宽,可以低一些。实际应用时应考虑平衡饲料原料的价格,鸡肉市场价格,当时、当地理想的肉仔鸡出售体质量及饲料转化率等,以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
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鸡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量是不同的。蛋用型鸡的饲养分为生长期和产蛋期。我国蛋用型鸡的生长期分为3个阶段:0~6周龄、7~14周龄、15~20周龄。
0~6周龄为育雏期,这一时期的鸡,同肉仔鸡一样,生长速度快,新陈代谢旺盛;但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由初生的39℃逐渐上升,至10日龄时可达成年体温,至21日龄左右体温调节趋于完善)和消化系统发育不健全(嗉囊和胃的容积小,进食量小)。上述特点决定了其营养需要:高能(11.92 MJ/kg日粮)、高蛋白(18%),全价营养。 在考虑饲料配方时,要合理选择性价比高的饲料,在营养特性上要兼顾容易消化、适于投喂、品质良好等。根据饲养方式和圈舍添加必要的抗球虫剂和防痢疾药物等。
6周龄以后的蛋鸡通常叫作育成鸡。此期已具备正常的体温调节能力,且各个器官正常发育,此期发育快速,生长迅猛。作为产蛋鸡,在开产前不可长得过肥,为了控制生长速度,日粮的营养指标比较低,有些种鸡还要适当限制饲养。此期的代谢能水平为:7~14周龄11.72 MJ/kg日粮,14~20周龄11.30 MJ/kg日粮。粗蛋白质水平无须过高。7~14周龄和15~20周龄的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6%和
12%;只要氨基酸平衡,粗蛋白质水平甚至可以降至10%。育成鸡对蛋白质的需要量随周龄进展变化不大,轻型来航鸡大约为78 g,中等体型的褐壳蛋鸡大约为8~9 g。育鸡的饲料可以选用农副产品如糠麸类、酒糟类、粉渣类以及青绿饲料等,以控制体质量。增加蛋白质水平只能提前开产日龄和提高体质量,既不能降低培育期的饲料消耗量,也不能对其后的产蛋率、产蛋期母鸡死亡率产生有益的影响。
育成鸡日粮钙的水平不宜过高。我国饲养标准规定产蛋前的三个时期,日粮中钙含量分别为0.8%、0.7%、0.6%。在100日龄前要注意降低饲料中钙的含量,最好控制在2.5%以下,对体质量、饲料报酬、产蛋等均产生不良影响。
蛋用鸡21周龄至淘汰称为产蛋期。这一时期又按产蛋率高低划分为三个阶段:产蛋率小于65%为一档,相当于蛋用鸡21~24周龄和61。72周龄的用料;产蛋率65%~80%为一档,相当于43,60周龄的用料;产蛋率大于80%为一档,相当于25~42周龄的用料。根据产蛋率高低确定营养水平和制定饲料配方,不仅可供给产蛋鸡合理的营养物质,而且可节省昂贵的蛋白质饲料。产蛋高峰期要特别重视,因为产蛋率越高,维持时间越长,生产效益越好。这一时期要维持饲料搭配的稳定性和粗蛋白质含量,按饲料标准,蛋白质水平应为16.5%,如有必要可以提高到17%或以上,以充分发挥母鸡的最大生
产潜力;钙的水平也很重要,务必使日粮中的钙达到3.5%,有效磷达到0.33%~0.35%,并且注意观察蛋壳质量进行合理调整。 配合饲料的原料要求品质好、营养丰富,必需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指标可以适量提高经过长时间的产蛋高峰后,产蛋率逐步下降;但随着产蛋率的降低,其蛋重却逐步增加。故此,这一阶段为了维持产量,配制日粮时要逐渐降低粗蛋白质的含量,切不可急速降低。日粮中钙的水平也应进行微调,产蛋鸡可调整至3.5%左右,且要随着环境和产蛋量的改变而调整。炎热的夏季,大多气温较高,当气温达到35℃以上时,要提高钙的含量,如可提高到3.7%,特别闷热时甚至提高到3.8%,但注意应不要高于4%。产蛋期内的蛋鸡经历了40余周的生产活动,采食了大量饲料,同时体内也沉积了相当的体脂,一方面降低了饲料的消化率,另一方面大量的脂肪沉积在肝脏而出现脂肪肝,大大增加了脂肪肝综合征发病率。为了解决这一矛盾,通常是在不影响正常产蛋的前提下,控制蛋鸡采食量,如90%~95%等。设计产蛋鸡的饲料配方,一方面要依据鸡的生产水平,即产蛋率,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到鸡的品种,如轻型品种、褐壳品种等,蛋的大小、蛋壳的厚薄以及环境气候等因素。
1、以肉鸡饲养标准为依据,考虑肉鸡对主要营养物质的需要,结合鸡群生产水平和生产实践经验,对饲料标准某些营养指标可用10%上下的调整。在确定适宜的能量水平时,要以饲养标准为依据,不可与标准差别太大,因为肉仔鸡饲粮就是要求高能量高蛋白,当能量水平过低时会影响日增重,降低饲料报酬。
2、多种饲料搭配使用,可发挥各种营养成分的互补作用,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各类饲料的肉仔鸡饲粮中比例大致如下:谷物饲料50%~70%,糠麸类5%以下,植物性蛋白质饲料15%~25%,动物性蛋白质饲料2%~7%,矿物质饲料1%~2%,添加剂1%,油脂为1%~4%。
3、制作饲料配方选用的各种饲料原料,包括饲料添加剂在内,必须注意安全,保证质量,对其品质、等级必须经过检测。《饲料卫生标准》代号GB13078—91,1991年实施,是国家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否则就违法。
4、制作饲料配方必须保证较高的经济效益,以获得较高的市场竞争力。为此,应因地制宜,充分开发和利用当地饲料资源,选用营养价值较高而价格较低的饲料,尽量降低配合饲料的成本。
肉用仔鸡生长迅速,需要养分较多,要求每千克饲料中含有较高的能量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为了用较少的饲料获得较快的生长速度,往往需要应用油脂鱼粉等能量蛋白质含量高的饲料。如果这类饲料缺乏或价格太高,也可用养分相近的饲料代替,或将配方中能量蛋白质水平适当降低。这样,虽然鸡长得慢些或饲料吃得多些,但饲料成本较低,仍可获得较好的收益。
1、肉仔鸡的饲料配方目前有两种形式,即两段式和三段式饲养。一般三段式划分方法是0周~3周为前期、3周~6周为中期、6周到上市为后期,二段式的划分是0周~4周为前期、5周到出售为后期。
2、日粮能量浓度的设置。肉用仔鸡对不同能量浓度日粮的采食量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对高能量浓度日粮的采食量较少,对低能量浓度日粮的采食量较多,但是这种调节能力是很有限的,在一定能量范围内,肉鸡对不同能量日粮的采食量变化很小。所以,日粮能量高,摄入的能量高、增重快、饲料耗量少。由于我国目前能量饲料,尤其是油脂太贵,采用高能日粮还有困难,从经济角度考虑,肉仔鸡能量浓度设在2900kcal/kg~3100kcal/kg。
3、日粮蛋白质和氨基酸。肉用仔鸡前期生长对蛋白质水平特别敏感,所以,要考虑蛋白质及氨基酸平衡,以便充分发挥肉鸡早期生长优势。
4、供给充足的矿物质和超量的维生素营养。我国和美国NRC鸡的饲养标准中列出的数字均属最低需要量;在生产实践中,应高于标准50%~100%,尤其是维生素A。根据对上市体重、产品形态、饲养日龄及饲料效率等目标的要求不同,饲料营养成分也应作相应的改变。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