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如果您还对蛋鸡高峰期掉蛋是为什么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蛋鸡高峰期掉蛋是为什么的知识,包括蛋鸡每天减蛋是什么原因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引起产蛋鸡发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1)呼吸道症状:如流鼻液、呼吸困难、甩头怪叫或呼噜、缩头闭眼;(2)消化道症状:主要表现为拉黄绿色或水样饲料稀便、尾羽下垂或体羽逆立;(3)神经症状有时有颈部扭转和瘫痪等。有时采食量无任何变化而产蛋率可由90%以上降至65%左右,不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疾病发展可能造成较高的死淘率或产蛋恢复缓慢甚至难以恢复。
1.1.1产蛋鸡不同的减蛋程度:从临床症状上看,主要导致产蛋鸡不同程度上的减蛋,有的减幅小,200日龄以上产蛋鸡可从90%减至80%、而有的则可能减蛋60%甚至更低(黄羽种蛋鸡可能至40%)。减蛋幅度与当时是否有软皮蛋、沙壳蛋有一定关系,与免疫状况和饲养管理水平的好与差也有关系,详见下表1:
1.1.2减蛋与防疫水平有关:一些散养商品蛋鸡场出现减蛋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是自小鸡育雏阶段整体鸡群一直间断有疾病,没有按时按量按程序进行免疫;一旦开产后种鸡场补免已经来不及; 一有疫病发生即用药物控制。这样的鸡场产蛋往往要么高峰上不去,要么上去后很快因为气候、应激等因素很易掉下来。黄鸡开产后感染与未感染H9的不同产蛋曲线详见图1。
1.1.3减蛋与周围环境有关:虽然减蛋在边远的省区也时有发生,但是主要发生区域在养殖密集区,靠近交通运输主干道的区域;特别是淘汰蛋鸡的长途跨省区敞篷运送,沿途鸡粪和排泄物随风飘逸,是扩散病原的主要原因。所以现在很多养种鸡的公司都相继把种禽场移至大山深处,以利于防疫。
1.1.4减蛋与鸡舍是否封闭有关:一些距离居民点和公路主干道较远的鸡场,在小鸡育雏和中鸡等阶段按照免疫程序做好相关疫病的防疫,但是在产蛋高峰期中,抗体水平很易掉至HI<9,大约需在50天左右补免,不然就易出现减蛋。而一些集团鸡舍全封闭时则可避免类似发生。所以有人戏称开放鸡舍高的产蛋率是疫苗硬撑住的。开放与封闭鸡舍抗体水平与产蛋率的关系见图2。
1.1.5不同个体在免疫后的抗体水平也表现较大的差异:由于蛋鸡种源复杂,不同批次有差异,因此不同个体免疫后的抗体水平差异较大,由此产生的对疾病的抗病能力也有差异。例如不同的麻黄公鸡个体对主要疫病的抗体水平的差异见图3。为避免商品蛋鸡的个体差异性太大,必须在种母鸡和种公鸡上花大力气培育出尽可能一致抗病能力的同批次小鸡,也是生产中值得关注的一件事。
1.1.6引起产蛋变化的疫病:包括有病毒性疾病、细菌性和寄生虫性的疾病等三类
原发高达40%的减蛋,通常10-15%,蛋壳质量改变。
表现如甩头等,不规则的减蛋变化,常影响蛋壳质量和颜色、也影响蛋品质;不同毒力的毒株发病时差异表化较大,常继发感染鸡毒支原体和大肠杆菌病。
呼吸道感染后常因不同毒力的毒株而表现出不同的严重程度和死亡率,主要问题是不同日龄各批次混养所致。
成鸡无临床症状,可引起5-10%的减蛋。
呼吸道感染、肺脏和气囊病变,减蛋的同时精神萎靡。
实质器官如卵巢、肝、脾和肾脏等淋巴肿瘤;发病鸡神经肿大或者麻痹主要感染12-25周龄的鸡只。
中度抑郁、呼吸道症状,低致病性时死亡不严重,严重引发减蛋损失。需要上报。
呼吸道症状,有时无任何临床表现而出现减蛋,易诱发大肠杆菌病。低死亡率(<1﹪)持续10-20天。
不同严重程度的发病、呼吸道症状加上神经症状,绿色稀粪、下痢;减蛋同时可见蛋壳变软。需要上报。
广泛存在,70%-90%的鸡群感染,但对减蛋影响较小,个别毒力强的引起较大幅度减蛋。主要发生于产蛋早期,每天减蛋1%-3%;会诱发大肠杆菌病。表现为气囊炎、滑液囊炎和跛脚。蛋壳质量异常。
广泛存在,鸡群偶尔暴发,可引起20%的减蛋,个别毒力弱的引起5%-10%的减蛋。表现为呼吸道症状,继发感染大肠杆菌病。
常在接近产蛋高峰时暴发,减蛋幅度与不同的血清型有关。通常引起生殖道上部感染、如输卵管炎、卵黄性腹膜炎等。容易继发IB和MG。
蛋鸡往往从关节处感染,有时呈败血经过;常引起腹膜炎。急性病例死亡高,可从急性转为慢性。减蛋变化与发病急慢有关。
潜在性的脓毒败血症病因,常引起腱鞘炎、关节炎和跛脚。
又叫斑点肝病。由弯曲杆菌引起发病。生殖障碍。经典型肝有小点脓性病灶。有一定的死亡,减蛋明显,至少30%以上。
主要由肠型和结肠型短螺菌属引起发病、90%的放养鸡易惟患。患病鸡慢性棕色泡沫样溏便;5%-10%的减蛋,严重时死亡率高达8%。环境卫生差是严重诱因。
主要有肠型和鼠伤寒沙门氏菌两类;偶尔也发现鸡伤寒沙门氏菌和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鸡白痢和禽伤寒或者细菌性白痢。野鸟是储存库。
由产气荚膜梭状芽胞杆菌引起,主要在小肠,易继发球虫感染。青年鸡较普遍,主要被平养开产母鸡和成年鸡感染。
引起产蛋鸡精神沉郁,减蛋,放养鸡和笼养鸡都易感,与环境卫生差有关。
蛔虫病常引起慢性减蛋,主要是平养鸡易感,感染率高达30%。
1.1.7减蛋与饲养管理的关系:因为笼养和平养的不同,饲料营养水平和各阶段饲养管理的差异,易致使高峰期产蛋的变化。表3是一些重要参数,需要经常对照。
1.1.8免疫抑制性疾病严重威胁蛋鸡:主要可见不同类型的白血病(ALV),传染性贫血因子病(CIA)和网状内皮细胞增生病(REV)等,而惟患鸡只往往不表现临床可见症状,出现慢性死亡和渐进性递减性减蛋,死亡和减蛋可达10-15天,长者可持续20天以上。
蛋鸡产蛋量忽然下降的原因有很多
产蛋鸡群对饲料营养要求较高。若饲料出现问题,往往会导致产蛋量突然下降。
1.饲料质量低劣。饲料霉变或者被污染,致使饲料适口性降低,使鸡采食量减少,且易导致肠胃疾病而使产蛋率突然下降。
2.钙、磷比例不当。钙、磷比例失调,影响蛋壳及蛋的形成。
3.营养缺乏。维生素或微量元素含量不足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如维生素D3、维生素E、微量元素Se和Mn的缺乏等。
4.饲料突变。突然变更饲料,致使鸡体消化机能一时不能适应变化而发生消化不良。
产蛋鸡群对环境的变化十分敏感,以光照、温度、通风的变化最为明显。
1.光照不足。如鸡舍突然停止光照、光照时间缩短、减少光照强度等都可使产蛋量突然下降,有的农村经常停电,又缺乏应有的照明设备,影响更为严重。
2.温度突变。温度突然升高或降低,如夏季出现持续闷热天气,舍内形成高温环境,冬季突然遭受寒流的袭击,会使鸡群采食量普遍下降,产蛋量也随之下降。
3.通风不良。舍内空气污浊,氨味太浓,可诱发呼吸道疾病,使产蛋量突然下降。
管理不善也是导致鸡群产蛋量突然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主要表现在:
1.饲喂不定时不定量。如饲料多一顿少一顿,饮水不能满是需求,随意的理性作业程序等均可导致产蛋量突然下降。
2.设备损坏。如供水管道堵塞,检修不及时而造成供水障碍,电风扇等通风设备发生故障而不及时维修等。
大肝大脾病:自然感染主要见于18周龄以上的鸡,尤其以30-72周龄的产蛋鸡易感性最强,40-50周龄的蛋鸡发病率最高,死亡率升高约1%。感染鸡群发育差,个体差异大,蛋鸡开产推迟,无产蛋高峰或产蛋鸡产蛋率下降20%-40%,蛋品质量下降,蛋壳褪色、变薄,体积变小。
可使用达龙大肝宁专治肉鸡大肝大脾引起的脾脏肿大、腺胃肿大,产蛋下降产蛋低,提高肉鸡蛋鸡产蛋率。
近段时间以来,养殖户普遍反映饲养的蛋鸡都出现以下问题:(1)开产以后产蛋高峰上升的特别缓慢;(2)达不到理想的高峰大约只有80%左右;(3)高峰期维持时间过短;(4)产蛋率忽高忽低。
针对以上情况现做一下诊疗分析:
1.种源方面因素:种鸡的遗传稳定问题,种鸡健康情况,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商品代的生产性能。(1)鸡白痢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特别是种鸡场,一旦感染到鸡白痢,再加上控制和净化工作不力,其种鸡孵化出的雏鸡死亡率升高,至育成期尽管死亡数减少,但仍有零星死亡,造成鸡群的均匀度大大地降低。至成年鸡时,造成蛋鸡开产推迟l-2周,产蛋率降低l0%-30%,当然也到不了理想的产蛋高峰,蛋壳质量不好,破壳、软壳蛋增多。
(2)个别小孵化场收购不合格的种蛋进行孵化,因此孵化出的蛋鸡一般产蛋性能是很差的。
解决方案为:在进雏时最好选择规模较大的、信誉良好的、自己有种源的种鸡厂。只有好的种源才能让蛋鸡发挥出好的生产性能来。
(1)育雏料、青年料以及产蛋高峰料更换不及时或不合理;
(2)饲料配比不合理导致营养不平衡、原料质量差、饲料变质、或经常改变等,导致鸡过肥或过瘦,使鸡群不能正常开产或不能达到应有的产蛋高峰。
解决方案为:在育雏料换育成料的时候不宜过早。一般鸡的体重在0.7KG时最为适宜;在青年料换产蛋高峰料时产蛋率在20%最为适宜,过早由于营养过剩容易出现脂肪肝,从而影响产蛋率。过晚由于营养成分不足导致鸡群发育不一致,而影响鸡的生产性能。在饲料配比的过程中最好按照科学的配方来配比,在高峰期也不要随意的变更饲料原料和配方。鸡才能摄取足够且均衡的营养来维持产蛋高峰。
3.饲养管理方面因素:由于在育雏、育成过程中鸡的密度过大、通风不良、光照控制不合理、没有及时分群转笼、饲喂不合理、温度过高或过低等,导致体重不达标,或均匀度极差等,最终表现开产不同步,导致产蛋无高峰。再就是蛋鸡生长、生产所需要的最理想温度是18~23℃,低于18℃鸡用于维持体温的饲料消耗增加,低于13℃就会影响生长发育及产蛋。
解决方案为:加强饲养管理,选择优质饲料。
(1)传染性鼻炎是由鸡嗜血杆菌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呼吸道病,主要侵害鼻腔,造成主要损失是育成鸡生长不良和产蛋鸡产蛋明显下降,下降率为10-40%。由于环境不良加重了此病的流行。治疗时临床常选用磺胺类药物,但对产蛋影响较大。
解决方案为:治疗时对产蛋影响最小的方案为甘胆口服液+红霉素效果最佳。传染性鼻炎是一个条件性传染病,只有鸡舍保持一个清洁卫生的环境,没有过多的有害菌加入并发,即可杜绝本病的发生。严重流行地区使用灭活苗防疫。
(2)流感:一般在刚开产不久或刚上高峰鸡群发生严重的呼吸道症状,大群表现有“咯咯”声和青蛙样的怪叫声,采食量剧减,大群精神萎靡,普遍拉黄白绿色稀粪,产蛋率下降40%-80%不等。
(3)传支:(1)传然性支气管炎主要症状是气管啰音、咳嗽和打喷嚏,产蛋鸡发病以后产蛋数量和品质下降,刚开产时一但发病直接会影响蛋鸡的终身产蛋性能成为低产鸡。
解决方案:应根据本地疫情选用针对本地区较为适宜的毒株疫苗免疫。在开产前和产蛋期间,每间隔60天左右使用一次传支活疫苗饮水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本病的发生。(2)肾传支:一般在60天以前发病,发病日龄越早对鸡以后的生产性能影响越大。它主要破坏鸡的输卵管,使输卵管伞口粘连无发进行正常的生产,直接造成了开产以后的卵黄性腹膜炎。
解决方案为:疫区首选的是免疫肾传支疫苗,同时通肾药物排除尿酸盐即可。
5.药物方面因素:很多化学药物都会对蛋鸡的产蛋性能产生影响,使用不当会造成蛋鸡绝产。例如:被国家禁用的金刚烷胺,经常或长时间的使用对蛋鸡来说,将不会出现产蛋高峰,并直接影响蛋壳的质量。磺胺类药物:由于人们对磺胺类药物缺乏认识,大剂量长时间的滥用而引起中毒.产蛋鸡使用了磺胺类药物,通过与碳酸酐酶结合,使其降低活性,从而使碳酸盐的形成和分泌减少,使鸡产软壳蛋和薄壳蛋。因此这类药只能用于雏鸡和青年鸡,对产蛋鸡禁用。 含有磺胺类成分的药物都会抑制产蛋,故不应用于产蛋鸡。氨基糖苷类也会影响产蛋,主要原因是氨基糖甙类药物干扰了卵黄蛋白的形成,其中新霉素、卡那霉素和链霉素影响严重,庆大霉素次之。痢菌净是我国自行合成的抗生素,对蛋鸡可因中毒造成产蛋率下降。驱虫药丙硫咪唑大剂量应用时会导致30%的产蛋下降等等。所以说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不要因为治疗用药而进一步的破坏鸡的产蛋性能,给养殖带来更大的经济损失。
能引起蛋鸡无产蛋高峰或产蛋时间维持过短的原因很多,要想在养殖生产中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首先一点是选择优质的种源,做好平时的饲养管理工作,选择优质的饲料,提供均衡的营养。其次是注重平时的防疫消毒工作,防病于未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最大程度的减少产蛋率下降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只有做好以上工作,养殖业才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感谢您阅读关于"蛋鸡高峰期掉蛋是为什么"的全部内容。我们希望这些资料能满足您的需求,并且为您带来一些新的见解。如果您还想深入了解该主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