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如何提高蛋鸡饲料利用率的一些知识点,和如何科学提高鸡饲料利用率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合格种蛋产蛋率是衡量蛋种鸡养殖企业饲养效率和盈利能力的最重要生产指标之一。其受两个指标共同影响,一是种鸡产蛋率,二为种蛋合格率,二者乘积即为合格种蛋产蛋率。产蛋率由鸡的品种、饲料营养水平、疾病防控措施、饲养管理技术、环境条件等主要因素决定;而种蛋合格率除受品种与日龄、疾病、应激、营养因素影响外,还与种蛋收集与运输环节相关。
蛋鸡120天左右就开始产蛋了产蛋后1到2个月进人产蛋高峰期,产蛋高峰期间如果鸡的体质好没有发生疾病高峰期可以维持3到4月。
蛋用品种鸡第一个产蛋周期大约为1年,全程可分成产蛋前期、高峰期和产蛋后期三个阶段。根据产蛋期内周平均产蛋率绘制成的坐标曲线图(纵坐标标示产蛋率,横坐标标示周龄),称为产蛋率曲线。
产蛋前期:产蛋前期是指开始产蛋到产蛋率达到80%之前,通常是从21周龄初到28周龄末。少数品种的鸡开产日龄及产蛋高峰都前移到19-23周龄。这个时期的特点是产蛋率增长很快,以每周20%-30%的幅度上升。鸡的体重和蛋重也都在增加。体重平均每周仍可增长30-40g,蛋重每周增加1.2g左右。
产蛋高峰期:当鸡群的产蛋率上升到80%时,即进人了产蛋高峰期。80%产蛋率到最高峰值时的产蛋率仍然上升得很快,通常3一4周便可升到92%-95%。90%以上的产蛋率一般可以维持10-20周,然后缓慢下降。当产蛋率降到80%以下,产蛋高峰期便结束了。现代蛋用品种高峰期通常可以维持6个月左右。72周时产蛋率仍保持在65%左右。
产蛋后期:从周平均产蛋率80%以下至鸡群淘汰,称为产蛋后期,通常是指60-72周龄的时候。产蛋后期周平均产蛋率下降幅度要比高峰期下降幅度大一些。
在蛋鸡生产中,一般饲料成本占总成本的60—70%。 降低饲料消耗是提高蛋鸡饲养效益的重要途径。
实践表明,产蛋量相同的母鸡,体重每增加0.25公斤,每年约多耗料3公斤。 生产上应选择体形较小的品种,同一品种以中等体重为宜,成年鸡体重约2公斤。
饲料原料要新鲜无霉变,豆类制品要经高温去毒处理。气温高时应提高日粮中蛋白质的含量,天冷时适当增加能量饲料。蛋鸡产蛋初期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应稍高于饲养标准,产蛋高峰期应将日粮中蛋白质的含量提高到19%。最好将饲料加工成直径0.5厘米的颗粒料,以利于提高饲料的适口性,减少浪费。
据饲养实践,饲槽加满料,饲料浪费40%;加料2/3,浪费12%;加料1/2,浪费5%;加料1/3,浪费2%。 添加饲料时要做到少量多次,每次加料不宜超过料槽的1/3。同时要供给充足洁净的饮水,补喂优质新鲜的青绿多汁饲料。另外,要给蛋鸡提供直径4~5毫米的砂粒,让鸡自由采食,以利于食物消化。育成期蛋鸡可限喂20%—30%的饲料,以控制其体重。一般以产蛋高峰为界(40周龄左右),前期限喂量宜小,后期限喂量宜大,控制饲料用量6%—10%。
国内做这一类的比较多,建议选择一些可靠的,资质齐全的!现在我厂里用的是河南宝林生物科技旗下的吉保姆,里面的东西含的是多种名贵中药。用的效果比较明显。
淫羊藿提取物、蛋白酶、淀粉酶、复合酶、复合菌、发酵中药、多种维生素等。
本品对提升机体疾病抗病能力,促进蛋白质合成
成鸡用吉保姆:三到五天粪便细腻;10-15天蛋重增加;鸡冠彤红竖立;肉髯彤红;7天鸡蛋品质提升;不会因肝脏破裂而死亡;延长产蛋高峰期;极大减少投药次数;产蛋后期鸡蛋雀斑问题彻底解决;免疫力和抗体水平提高。
雏鸡用吉保姆:均匀度好;整齐度高;投药次数减少;意外收获初产蛋重。
一、2天可以看到采食量增加,蛋禽精神状态明显好转。
二、3天可以明显看到粪便改变,成型,气味变小。
三、5天可以看到蛋壳颜色明显改观,产蛋率上升。
四、7天可以看到褪色蛋、薄壳蛋、软壳蛋、沙皮蛋、血斑蛋、畸形蛋明显减少。
五、10天改善整群蛋禽外观形象,鸡冠红、羽毛亮、脚腿黄。
六、长期使用能够提高产蛋率和孵化率,延长产蛋高峰。
鸡产蛋前的适宜温度为13℃—23℃,湿度为50%—55%,过高或过低的温度、湿度都会导致饲料利用率、产蛋量下降,蛋鸡可采用间隙光照,每天16小时,光照强度以鸡能看见觅食为准。饲养密度要合适:夏季圈养以4—6只/平方米为佳,笼养以不超过10只/平方米为好;冬季饲养密度可提高30%左右。雏鸡7日龄左右要断喙,防止产生啄癖。采用底尖肚大口小的船形长食槽最好,装料多且不易外撒。每天清扫鸡舍,严格消毒,每2个月给鸡群驱1次虫,搞好疫病的免疫接种工作,禁止滥用药物。经常观察鸡群,发现病鸡及时隔离诊治。
当蛋鸡产蛋量下降50%时,可采取人工手段使鸡体重下降30%,让蛋鸡在短时间内换羽,经过40—50天,产蛋量可恢复60%,进入第2个产蛋期。另外,在日粮中添加2.5%氧化锌,可促进蛋鸡换羽,缩短换羽时间,促其提前产蛋。
在鸡群的养殖中,鸡饲料的成本占据的比例是最大的,所以为了提高鸡饲料的利用率,减少或者避免浪费,应合理地给料:
一、选用良种鸡。良种鸡生产力高,耗料少,适应北方饲养的蛋鸡主要有罗曼、海赛、海兰等优良品种。
二、实行笼养。地面粗放平养,寄生虫感染严重,影响鸡的生长发育和产蛋率,无形中浪费了饲料。笼养不仅能避免这个问题,而且能减少鸡的能量消耗,并防止饲料外漏。
三、给雏鸡断喙。雏鸡断喙,不仅能防止鸡喙羽、喙肛等恶癖,提高成活率,还能防止甩钩饲料。
四、及早淘汰公雏。在21日龄前或鉴别后及时淘汰公雏.以防止多耗饲料。
五、公母比例要适当。种鸡群的公母比例要适当,一般蛋鸡公母比例以1∶15~20、肉用鸡以1∶9~14为宜。若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公母鸡比例可提高到1∶30~50,从而减少大量的饲料消耗。
六、及时淘汰老公鸡。培育1只新公鸡到9~11个月龄耗料27~37千克,比养留1年以上的老公鸡每只节省鸡饲料4.5~12千克,而且能提高种蛋受精率。
七、随时淘汰病、弱、残和停产鸡。这些鸡长期吃料不产蛋,浪费很大。对产蛋2年以上,产蛋率已下降到30%的老母鸡也应及时淘汰。
八、改进饲槽。底平口宽的饲槽,鸡容易跳进去采食,把饲料刨出槽外,浪费饲料达5%~15%,而采用吊桶式饲料槽,既便于采食,又不浪费饲料。也可采用肚大口小的饲槽,使鸡无法向外钩饲料。
九、青饲料要单喂或切细拌精料喂。一般鸡都有先挑青料吃的习性,常把粘附在青料上的精饲料抖落到地上。经调查测定,青饲料切不太碎就拌精料,浪费精料高达10%。
十、干饲料粉碎细度要适当。过细,则适口性差,吃不饱;过粗,则使各种饲料特别是维生素、微量元素、氨基酸等添加剂拌不匀,浪费大。一般粉料大小以0.4~0.5毫米为宜,颗粒粉以2.5~3.0毫米为宜,
十一、饲喂方法要科学。饲喂时1次添加的饲料不可过满,一般不应超过饲槽容量的1/3。每顿分两次添加,最好喂干饲料,并额外补水。
十二、喂全价饲料。全价饲料营养全面,可使鸡不产生"挑食"恶习,避免"刨食",不会因饲料外溅而造成浪费。
十三、限制饲喂量。对肉用种鸡在4~23星期饲喂量控制在自由采食量的70%,从24星期开始饲喂量控制在85%,这样既可节省饲料15%~20%,又可控制鸡的性成熟时期。
十四、保证蛋白质饲料的供应。充分利用本地的饼类和渣类鸡饲料,适当降低鱼粉的用量,同时加入一定量的蛋氨酸和赖氨酸,提高蛋白质的消化利用率。
十五、添喂小苏打。在鸡饲料中采取递增的办法,添加0.1%~1%的小苏打,能够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起到节省饲料的作用。
十六、加喂维生素C。在每100千克鸡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5克,可使饲料消耗降低8%,还可使蛋鸡提高产蛋率7.6%。
十七、添加蛋氨酸。在饲养肉鸡的饲料中添加0.1%~0.5%的蛋氨酸,也可节省饲料。
十八、让鸡充分自由饮水。这样可比限制饮水减少饲料消耗15%,而且增重快。
十九、调整舍内温度。鸡舍最适宜的温度为12.8~23.9℃,这个温度范围能使鸡减少体温散失和体内营养物质的消耗。据测定,鸡处在23.9℃时最省饲料。
二十、注意饲料保管。保管、贮存饲料应避光、防潮,防止饲料发霉和生虫。要注意防止鼠、鸟、虫等偷吃或叮咬。
1、控制环境温度。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造成饲料浪费,因此冬季要注意防寒保暖,将舍温控制在10℃以上;夏季要注意防暑降温,将舍温控制在28℃以下。
2、实行笼养。选用良种鸡。产蛋鸡应选用体重小、饲料利用率高的品种;同一品种以中等体重为宜。产蛋量相同,体重大的比体重小的鸡耗料多。
3、喂配合饲料。根据鸡的品种、日龄、用途来确定饲料中蛋白质、能量、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的比例,并适当补充一些蛋氨酸、赖氨酸、氯化胆碱等添加剂,可使饲料利用率明显提高。
4、按季节配料。鸡群在冬季消耗热量多,应适当增加能量饲料的比例(占饲料总量的65~70%为宜);夏季适当减少能量饲料的比例。
5、添喂维生素C。在每吨鸡饲料中添加50克维生素C,可使产蛋率提高10%以上,节省饲料15%以上。
6、保证充足的饮水。鸡每产一枚鸡蛋需要消耗340毫升水;若在产蛋时缺水,可使产蛋量下降30%。
7、一次加料不能太多。一次加料过多会使饲料浪费增多,一次加料以不超过槽深的1/3为宜,防止大鸡食小槽,小鸡食大槽。
8、及时驱虫。如果鸡身上有寄生虫,则鸡吃的饲料所转化的营养物质就会被寄生虫吸收,造成“看似养鸡,实则养虫”的恶果。 一般应在30~60天给鸡驱虫一次。
9、及时淘汰公鸡。公鸡一般要比母鸡多吃20~25%的饲料, 对多余的公鸡应及时淘汰;饲养种鸡,保持公、母比例1:15,商品蛋鸡保持1:20为宜。
10、及时淘汰无经济价值的鸡。对病、弱、残及寡产鸡、停产鸡应早发现,及时淘汰,可以大大节省饲料。
11、实行限制饲养。对中型蛋鸡,育成期限制饲喂量为鸡自由采食量的85%~90%,产蛋中后期限制饲喂量为自由采食量的95%左右。
12、笼养因环境稳定、活动量小以及饲养密度大,减少了散热量,因此吃料相应减省。据测算,笼养比散养一般可节省饲料20~30%。
13、适时断喙断喙既可防止啄癖,又可减少饲料浪费。蛋鸡断喙宜在6~9日龄或12~14周龄,产蛋期一般不断喙。
14、科学贮存饲料。贮存饲料要做到防鼠窃、防鸟食、防潮结、防霉变。
15、改进料糟结构。喂鸡的料糟,应该是底尖、肚大、口小。因为这样的料糟容料多,鸡也不容易把饲料啄出来,使鸡能吃净剩料。至于料糟高度,应以鸡能自由采食为主要准则。
16、合理使用添加剂。一些添加剂能够明显提高饲料利用率,应正确选择使用。
在鸡的整个饲养费用中,饲料费用占70%左右。而在养鸡生产中,由于种种原因,很容易引起饲料浪费。所以,如何节省饲料是降低养鸡成本的关键。具体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一是饲养高产品种。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现代优质高产蛋鸡,如罗曼、伊莎、迪卡等鸡,产蛋量高,耗料相对较少,其料蛋比为2.0~2.5∶1左右。可见,更新品种能提高饲料报酬,相对减少饲料消耗。
二是使用全价饲料。过去农家养鸡,往往有啥喂啥,以单一料喂鸡,结果吃料多,产蛋少,饲料报酬低。而全价配合饲料是根据科学配制而成的,能满足蛋鸡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因而饲料报酬高。
三是饲养鉴别雏,以便及时淘汰公雏。公、母比例要恰当,不要过多养公鸡。繁殖季节过后,立刻将公鸡淘汰。
四是料槽结构要合理。长形槽的槽帮和圆料桶的底盘不能过浅,而且要有回檐。添料要少加勤添,深度以不超过料槽深度的1/3为宜。
五是及时淘汰病、弱、残和寡产鸡。
六是定期驱虫,防止因体内、外寄生虫的影响而使蛋鸡消瘦,影响产蛋量,浪费饲料。
七是二次断喙。第一次在10日龄前后进行,第二次在12周龄前后进行。通过断喙,一方面可以防止啄癖发生,另一方面可有效地节省饲料。
八是改散养为笼养。由于笼养蛋鸡活动量少,维持需要较少。
九是注意饲料保存,做好防鼠、防潮、防霉工作。
十是回收不能喂鸡的污染料。将鸡粪中、鸡舍走道上、水槽里、装运物上的污染料回收,用于喂猪或其他家畜。
关于“如何提高蛋鸡饲料利用率”这个问题本文的分享就到这里结束了,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内容,那么可以持续关注本站。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