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冬季蛋鸡如何提高产蛋量的一些知识点,和怎样使蛋鸡冬季多产蛋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1、影响家禽产蛋量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品种、饲料营养、产蛋禽培育质量、年龄、环境温度、湿度和光照等。提高家禽的产蛋量应重点考虑以下问题:
2、(1)选择优良的产蛋禽品种。品种是提高产蛋量的首要因素,产蛋率高低、产蛋周期长短、蛋重、开产日龄等都与品种密切相关。选择适应性强、高产的蛋鸡品种进行饲养,不仅能提高产蛋量,而且可以降低饲料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3、(2)做好育成期的饲养管理,使母禽开产前达到本品种理想体重。
4、(3)为产蛋家禽提供优质配合饲料或适宜的补饲饲料,提供清洁充足的饮水。
5、(4)及时淘汰不产蛋或有恶习(如食蛋、啄羽、啄肛)的家禽。
6、(5)为家禽提供舒适的产蛋环境。产蛋期间,如遇连续高温、寒潮、阴雨连绵等恶劣天气都会使家禽的产蛋量下降。 在盛夏应采取防暑降温的措施;在冬天要有防寒保暖的设备;在连绵阴雨天要勤换垫料,保持禽舍内干燥。
7、(6)应为产蛋家禽提供恒定的光照,光照突然改变能引起产蛋量下降。
8、(7)应在开产前完成各种疫苗接种工作。
1、我们在饲养环节中喂养管理制度要素占了数不胜数的占有率,这也是让我们每一个养殖基地要勇于开拓的。那样,针对蛋鸡喂养管理制度而言,在产蛋期一定要有效的操纵鸡的净重。由于蛋鸡净重过肥会马上影响到蛋鸡前列腺的位置体的基础代谢。此外蛋鸡净重过多肥胖症也会造成病症患病率的提升,致死率也随着升高。因而,在塑造期与产蛋期,我们都要留意蛋鸡净重的平衡度。
2、阳光照射这一点有一些养殖基地会忽视掉,实际上这一点也是很重要的。我们在产蛋期有效地应用阳光照射,也是让蛋鸡多生蛋的一个重要方式。由于强光照损害蛋鸡的繁殖期及其产蛋率,因此大伙儿针对产蛋率时的照射时长、光照度、阳光照射颜色都需要保证合理的调节。
3、较易患的便是鸡的输卵管炎症。许多养殖基地对这种病并不是很懂,实际上它便是因为大肠埃希菌和沙门菌引发的。双侧输卵管的发炎立刻伤害到了卵子的发展生长发育,也造成老母鸡蛋白质代谢降低,那样生下的蛋也会小许多。这导致的影响可就不用多讲了,依据许多养猪户的体现看来,应用:蛋禽太平洋人寿,可以合理地防止输卵管炎症,促进卵泡发育,合理提升鸡蛋壳的总重量和鸡蛋壳的质量。
4、调整蛋鸡卵泡发育不良,促进卵泡发育、完善与排卵日日日,明显提升产蛋量。提高双侧输卵管本身功效,提升其皮腺水准,从根源上确保蛋品品质。提升精饲料酬劳,方子中的硒蛋白能有效高效的提升消化道吸收消化作用,推动营养元素的吸取消化吸收,进而确保料蛋比减少6%~10%.激话人体人体免疫系统,刺激性人免疫球蛋白的产生,进而增强免疫力,提高蛋鸡身体素质,降低患病率,减少服药成本。合理消除蛋鸡外源和内源类毒素,确保人体的长期性身心健康,从而开展产蛋率高峰时段提高。
(1)在饲料中加入2%~4%的酵母粉,可提高产蛋率15%。
(2)在饲料中加入3%~5%的羽毛粉喂鸡,可以使鸡的瘦肉增多,脂肪减少,产蛋率提高20%左右。
(3)在饲料中分别加入1%的红辣椒粉和苜蓿粉喂鸡,加少许植物油,可提高产蛋率10%。
(4)在饲料中加入5%的松针粉喂鸡,可提高产蛋率10%以上。
(5)每只鸡每天喂1克蜂蜜,用水稀释后均匀拌入饲料,可提高产蛋率10%~14%。
(6)在饲料中加入5%~8%的蝇蛆代替鱼粉喂鸡,可以提高产蛋率18%~20%。
(7)每天每只蛋鸡喂3~4个地螫虫,产蛋率可提高20%~30%。
(8)在换羽期间的蛋鸡日粮中加入2%的硫酸锌,连喂7天,一周后产蛋率可回升5%,两周后产蛋量可提高10%左右。
(9)在每吨鸡饲料中加入维生素C50克,可以使母鸡提高产蛋率11.7%。
(10)每天给鸡喂0.5~3克生石膏,可使正在换羽的鸡加速换羽,提早恢复产蛋,使正在产蛋的鸡提高产蛋率12%左右。
(11)在饲料中加入0.3%的氯化胆碱,让蛋鸡自由采食,产蛋率可提高50%左右。
(12)在鸡日粮中加入新鲜的貂粪10%,产蛋率能提高15%。
(13)春季将南瓜掏籽焖熟,混入饲料中喂鸡,每只鸡每天添4克,产蛋率可提高15%。
(14)夏季,在鸡饲料中加0.05%的阿斯匹林或加1%碳酸氢钠均能提高产蛋率。
1、导致蛋鸡产蛋率下降的原因有很多,对于蛋鸡个体来说,产蛋对其本身的应激反应是非常大的,这包括开产应激、营养物质供应不足、体内物质的大量流失等。
2、蛋鸡产蛋伊始,由青年鸡转为产蛋鸡,卵巢和输卵管都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而此时机体内雌性激素分泌还不稳定,生殖系统发育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同时,较高的利用频率会引起母鸡不适,抵抗力下降,所以这时期输卵管炎的发生几率非常高。
3、母鸡开产后,每天获得的营养,除产下的鸡蛋外,还应保证母鸡自身的营养供应及体重增加;此时饲料的转换、成分的更改(特别是蛋白质的增加、钙含量的加大)会引起产蛋鸡的应激反应;另一方面,产蛋消耗的营养逐渐加大,所以这时候的营养极易缺乏,引起疾病的发生;特别是重要物质如钙、磷和维生素容易供应不足或利用不良。
4、青年鸡经常发生的疾病如非典型新城疫、沙门氏菌感染等,会导致青年鸡发育不良,体成熟较晚。进入产蛋期后,产蛋的应激、营养的消耗,使母鸡的体质容易变差,影响自身的免疫力,这样会导致潜伏于母鸡体内的致病菌暴发和体外疾病的感染率增加;特别像流感、减蛋综合征这些病毒,长期潜伏于母鸡体内,青年鸡时不表现临床症状,而一旦到了产蛋高峰期,母鸡免疫力降低时就会暴发,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产蛋鸡高峰期容易发病而导致产蛋率上不去的原因之一。
5、可以在蛋鸡开产前期提前更换产蛋高峰期饲料,适当增加蛋鸡营养,恢复自由采食,保证营养均衡,促进产蛋率上升。并额外补充雌性激素,促进生殖系统的发育成熟。杜仲黄酮作为植物雌激素,可弥补机体内雌激素分泌的不稳定,有效促进卵巢、输卵管等生殖器官发育,加快性成熟,提高产蛋性能。且杜仲叶提取物是一种天然绿色的中草药提取物,无抗,没有任何药物残留,能够提高蛋鸡的抗应激能力,保肝护胆。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的到你。
冬天如何让蛋鸡多产蛋,冬季天气寒冷,日照时间也比较短,一般来说蛋鸡的产蛋率会有所下降,本文就如何让蛋鸡在冬天也能实现高产和稳产,详细的给大家讲解一下冬季蛋鸡的饲养管理技术:
一、适时调整配合日粮。冬季气温低,蛋鸡为抵御寒冷侵袭而采食量增大。因此在日粮配制上,要适当增加能量饲料降低蛋白质饲料的比例。一般要求冬季配合日粮中蛋白质含量为16%—17%,代谢能2.75兆卡/千克,钙2.8%—3.2%,同时要满足鸡对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要,以自由采食或日喂3—4次为宜。笼养鸡注意补给砂子
二、及时整顿鸡群。蛋鸡产要能力随龄斯的增长。每年大约递减15%,从经济效益上讲,产蛋鸡利用年限大多数以1—2年较合算。 为便于饲养管理,保持较高的生产水平,对于当年饲养的蛋鸡在开产前,要将同群鸡中瘦弱、患病、生长发育不良及有恶性癖的鸡检出饲养或淘汰;对完成一个产蛋年继续利用的,在整顿时应采取淘汰提前换羽的低产蛋鸡,只保留健康高产蛋鸡,并实行人工强制换羽。
三、加强保温防寒措施。高产蛋鸡最适宜温度为16—23℃,当温度低于13℃以下,产蛋量明显下降。 在冬季笼养难舍最好坐北朝南,并根据情况,用火炉、火墙、暖气、塑料暖棚等形式提高鸡舍内温度。地面圈养蛋鸡,可通过增加饲养密度或暖棚来提高温度。鸡舍内地面保持干燥清洁,鸡舍封闭要严,防止洞风侵入,并注意适时通风换气,保持舍内空气新鲜。舍内空气相对湿度为60%为宜,亦可采用厚垫料养;把地面清扫干净消毒后撒上一层石灰,然后每平方米铺1千克(约10厘米厚)的垫草,以后每日增加部分清洁干草,待入春后气温升高时将垫草一次清除。
四、补充光照。产蛋鸡开产后,光照时间需保持在每日14—15小时,直到产蛋结束。冬季自然光照时间短,因而必须进行人工补充光照,对将要淘汰的蛋鸡为获得最大经济效益,每日光照时间可延长至18小时。
五、搞好防疫卫生工作。一是作为免疫接种和驱虫工作。产蛋鸡在18周龄时(开产前2周)进行新城疫系弱毒疫苗、禽霍乱氢氧化铝菌苗、鸡痘疫苗的疫种和左旋咪唑驱虫;二是搞好环境卫生。防止闲杂人、老鼠等进入鸡舍,以免带入疾病,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定期或不定期进行预防性投药。三是注意巡视鸡群健康状况,发现异常,查明原因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六、避免应激因素的影响。蛋鸡在产蛋期间对环境变化较敏感,一旦受到搬迁、饲料突变、通风不良、光照不足或疫苗接种、惊吓等各种应激因素的影响,都会产生应激反应,引起生理机能的改变,导致产蛋量下降或停产。 应尽量减少或避免各种应激因素的影响。管理人员进出鸡舍工作要有秩序、有规律,一切操作应动作轻巧,特别要防止粗暴、喧哗引起鸡群惊慌,保持环境相对安静稳定。
非常感谢您选择阅读关于"冬季蛋鸡如何提高产蛋量"的内容。我们希望本文所述能够满足您的需求并且让您获得新的知识。如果您还有其他方面的问题或需要进一步了解,请与我们保持联系。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