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入行的兄弟肯定纳闷:为啥隔壁老王的肉牛日增重1.5公斤,我家的喂再好也就0.8公斤?去年我在内蒙亲眼见过,两家牛场用着同样的玉米青贮,就因预混料选得不对,出栏时每头牛足足差了600块钱利润。今儿咱们就掰扯清楚肉牛预混料里的门道,保准看完你能少交几万块学费。
先说个要命的误区——很多人觉得预混料就是撒把维生素完事。去年河北有个养殖场,照着抖音教程自己配预混料,结果30头牛集体腹泻。送检才发现,他用的硫酸铜纯度只有82%,实际补铜量根本不够。重点来了:肉牛预混料必须包含这五大件:
费用大头藏在哪儿? 以存栏200头的牛场为例:
线上采购的三大暗雷我算是踩遍了:
上周刚帮朋友揪出个典型案例:某网红预混料标注"锌≥80mg",但实际检测才62mg。这里教你们个绝招——要求看饲料生产许可证编号,上全国畜牧总站官网查备案配方,比对承诺值和实际值是否一致。
自问自答环节:预混料到底该占全价料多少比例?
问:包装上写4%预混料是啥意思?
答:每吨饲料要加40公斤预混料?错!大错特错!这个4%是指占精料补充料的比重。比如你配1吨精料(玉米+豆粕+麸皮等),需要加40公斤预混料。如果是配全价料(精粗混合),实际占比可能只有0.8%-1.2%。
最后甩个硬核数据:去年我跟踪了20家用同款预混料的牛场,发现严格执行分段饲喂的(架子期、育肥前期、育肥后期用不同配方),比一刀切的牛场每头多赚380元。重点记牢这三个转换节点:
现在知道为啥有些牛贩子死活不肯透露用的啥预混料了吧?这里面的利润空间够买辆皮卡了。下次进货记得要厂家提供近三个月微量元素检测报告,重点看铜锌锰的实测值,这三个元素最容易偷工减料。记住,好预混料就像汽车机油——看着都是润滑的,用错型号分分钟给你爆缸。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