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饲料原料 大豆 >
发酵豆粕使用中存在问题 豆粕在平菇发酵料中的作用

作者:饲料秘籍 时间:2025-03-08 阅读:412

发酵豆粕使用中存在问题?本文则针对这个问题,为大家整理了资料,接下来咱们就一起往下了解吧。

豆粕在平菇发酵料中的作用

大豆粕,是大豆经过榨油后的副产品,大豆粕的粗蛋白含量在30-50%之间,我们食用菌栽培使用的大豆粕一般是高蛋白大豆粕,粗蛋白含量43%左右。

配方中添加大豆粕可以增加配方中氮含量,产量明显提高。在食用菌栽培配方中添加大豆粕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大豆粕在食用菌配方中的添加量应该在3-5%,过多的大豆粕会导致碳氮比失衡,菌丝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缓慢,出菇困难。

2、大豆粕分为一浸豆粕和二浸豆粕两种,我们应该使用的是一浸豆粕,一浸豆粕是比较先进的榨油工艺,粗蛋白的含量较高,市面上比较大的植物油厂生产的大豆粕都是一浸豆粕。

发酵豆粕使用中存在问题 豆粕在平菇发酵料中的作用
(来源网络,侵删)

3、大豆粕吸水后膨胀比较大,在某些配方需要的情况下,可以将大豆粕粉碎成小颗粒后使用。

4、以下几种情况不适合添加大豆粕:夏天栽培、生料栽培、半熟料栽培、发酵料栽培,这些情况添加大豆粕使培养基营养丰富,容易染菌。

5、大豆粕含水量一般比较稳定,在13%左右。

发酵豆粕的使用量

添加比例可以依据饲养对象、饲养阶段和生理状态的不同需求(泌乳,抗应激,促生长等),决定使用量:

2、全部替代鱼粉,且无组胺、无肌胃糜烂素;无高酸价;无高过氧比值;

3、全部取代肠膜蛋白粉及40%的血浆蛋白粉,且无病菌污染的危险;

4、优于豆粕等所有的植物性蛋白源。

动物用量:乳猪10%-25%;中大猪5%-8%;种蛋禽10%-20%;淡水鱼5%-15%;仔猪5%-15%;哺乳母猪5%-10%;肉小禽5%-10%;鳜鳖海水鱼10%-20%;怀孕母猪5%-8%;牛羊5%-15%;虾蟹鳗10%-25%。

豆粕在养猪应用上应注意什么

大豆粕中含有胰蛋白酶、皂角苷、甲状腺肿瘤诱发因子及血球凝聚素等,这些毒素要么影响胰蛋白酶的活性,妨碍蛋白质的消化吸收,要么造成生猪中毒,轻则拉稀,重则死亡,对仔猪危害尤重。有条件的养殖户买进大豆粕时,除测定蛋白质含量外,也要测定尿素酶活性,一般尿素酶活性在0.2左右的豆粕质量较好。

将菜籽饼、棉籽壳、豆粕等用饲料发酵剂除毒脱毒发酵成饲料的操作方法如下:

剔除霉烂变质的原料,并将棉籽壳、菜籽饼、豆粕等宜切碎或粉碎,菜籽饼棉籽壳豆粕等蛋白质型饲料不宜单独发酵,应添加部分玉米粉等能量饲料共同发酵;再将商用饲料发酵剂(千分之二)用米糠、玉米粉、麦麸等稀释后再全部撒入到物料中,确保物料混匀;然后再加水拌匀,物料含水量控制在65%左右,水多不易升温,水少难发酵;

加水拌匀后随即装入缸、筒、池、塑料袋等容器中,物料应完全密封但不能压紧,当使用密封性不严的容器发酵时,外面应加套,可扎紧密封的塑料袋,注意密封过程中不能拆开翻倒,在自然气温下密封发酵2~3天,等有酒香气或泥土味时表明发酵完成,即可饲喂。发酵好的成品在每次取料饲喂后应注意立即密封。

发酵豆粕变臭是怎么回事.

发酵豆粕变臭有可能是,豆粕没有进行筛选和杀菌预处理,原料中各种杂菌将会在发酵过程起到放大作用,比如各种霉菌也可能生长扩繁,黄曲霉隐患大,带来霉菌毒素中毒机率加大。从而产生臭味。可以使用发酵剂中的有益微生物菌群能够对有害菌种起到抑制作用,并将其一部分转化为牲畜能够消化吸收的有益物质。

如何判断发酵豆粕的好坏

1、(1)感官判断:颜色淡黄色至灰黄色、气味为清香酵母味,不能有刺鼻的味道。

2、(2)泡水判断:发酵过的产品泡水后应为悬浊液,久放后变糊甚至发臭(因为有菌,加水后会变质)。未发酵的豆粕必然是很快就澄清的。

3、(3)氨基酸测定:发酵豆粕的氨基酸含量与豆粕应该是非常一致的,各氨基酸含量均上升10%左右。如果氨基酸特别高或谷氨酸、半胱氨酸含量特别高,就表明掺进了杂蛋白。

4、(4)酸溶蛋白测定:此值应在6-10%为宜。过低说明没有发酵好,过高则可能掺杂。

5、(5)杂菌数量不宜过多,黄曲霉毒素绝对不能超标。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分享,希望能给各位朋友带来参考,如果您还有发酵豆粕使用中存在问题其他方面的疑问,联系本站。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haosiliao.com/dadou/12020.html

标签: 豆粕,发酵
Copyright ©2019-2024 好饲料网https://www.haosiliao.com/ 网站地图 豫ICP备2024087149号